新闻搜索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热点新闻

2012年,杭州市60条市政道路进行加固,预计本月底完成

来源:中国建筑加固改造与病害处理网 浏览:1512次 发布日期: 2012-11-28 09:02
     2012年的杭州遭遇了60年以来最多的雨雪天气,道路交通量也日益增加,杭州城市道路较大面积的破损,路面网裂、下沉和人行道板松动、破损等城市道路常见病害大量出现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杭州市城管委对全市主、次干路进行全面检测,突出重点、分步分类集中开展道路加固改造工作,2012年计划完成60条道路的加固。
  通过对市政道路加固,恢复和提升道路使用功能,进一步提高行人的舒适性、行车的通畅性、沿线景观的协调性,切实提升环境品质。预计道路加固工程将在11月底基本完成。

  设计坚持四项原则
  坚持“最小干预”的原则:要着眼于“补”、“修”,对路面、侧石、人行道板等采取补缺、修破,尽可能做到材质、色彩等与原来一致。
  坚持“最短工期”的原则:针对不同问题“对症下药”,对重复性、疑难性问题采取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,做到“短、平、快”。
  坚持“最小扰民”的原则:合理安排施工排序,将噪音较大的重型机械工序如铣刨、开凿等安排在前半夜进行,后半夜进行噪音较小的摊铺、碾压和井座找平等工序,尽量避开行人和交通高峰,施工时间段一般从夜间十点到凌晨五点半,加强施工现场管理,把对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。
  坚持“最大节约”的原则:合理安排施工组织,提升加固效果,力争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。

  加固工程三大特点
  与以往相比,今年的道路加固工程有如下特点:
  1、工程数量大,以往每年的道路加固工程数量一般在10条左右,而今年按既定目标要完成60条道路的修缮工作,任务较重;
  2、时间紧,两批计划分别于5月4日和7月13日下达,要求在11月底前完工,期间又有防汛抗台、国庆长假、西博会等活动,工程实际施工时间短;
  3、技术难度大,今年项目遍布全市各地,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,应用的技术也不尽相同。如景区玉古路、灵隐路地处旅游区,由于交通环境必须次日恢复交通,但又因地下水位高等环境要求采用水稳基础,施工难度很大。

  工程实施四大重点
  针对今年任务的特点和要求,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着力做好以下工作:
  管理力量进一步加强。首先是人员力量补充。为保证道路修缮工程管理力量,市政中心着力加大人员力量投入,一是中心内部进行了人员调整,抽调人员力量投入道路加固工作;二是充分借助外力,从路桥公司等外单位借调管理人员。其次是延长工作时间。今年以来市区两级道路加固工程管理人员基本放弃节假日休息,真正做到了“五加二”、“白加黑”。如为确保现场质量、安全管理工作,市政中心按照分组,白天一组,晚上一组,早晚轮班进行现场检查,往往到凌晨三四点才回家休息,做到了晚上查现场,白天抓整改,确保修缮工程保质保量完成。
  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。在总结前几年道路加固工程经验的基础上,市政中心以国家相关标准、规范为依托,对工程施工的流程、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,连续出台了《市政道路加固工程施工工序》、《市政道路加固工程检查标准》等文件,使安全文明施工、质量管理、进度管理做到了标准量化、管理精细化、考核常态化,保障道路加固工程又好又快地推进。
  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大。市政中心建立健全联系网络、每日反馈、每周总结等制度,完善上行、下行、平行以及交叉等多种协调机制,通过联席会议、定期例会、现场会议,主动与各职能部门进行对接,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,保障计划任务顺利实行。在交通审批过程中,市政中心积极做好与交警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工作,为道路加固工程节约了宝贵的施工时间;同时督促和指导上城区在浣纱路审批前制作了交通组织方案范本,并组织各城区学习和培训;下城区率先实行“请进来”制度,在交通方案初稿完成后立刻邀请交警参与方案修改工作,基本在开标前一周就完成交通审批。
  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。为确保工程质量,市政中心根据不同项目的基层情况逐一完善技术手段,并逐条道路进行材料检测。对铣刨面层修复及黑碎基础的道路部分,市政中心在确保摊铺温度和碾压强度的前提下,实现当天完成修复并恢复交通。同时,就水稳基层并当天恢复交通的难题,市政中心在湖州街选取试点进行试验。